中国青年报副总编辑毛浩眼中的自强之星

中青在线 http://www.cyol.net 2010-12-03 17:06

  郎永淳:今天论坛请来一位新闻界的编辑中国青年报副总编辑毛浩,曾经针对首届“自强之星”写过一篇评论,很多人对中国未来很悲观,中国原来有四大发明,比如造纸,但是现在很少有人看书了,都是用电脑,我们发明了火药,西方用火药制成了洋枪,让我们受尽了欺凌,未来的中国需要什么?

  毛浩:谢谢主持人还能够记得起这篇评论,这是五年前的一篇文章了,五年过去我们再看这项活动,当时设立初衷基本实现了,在高校里活动很多,但是能够持续下去的很少,“自强之星”在校园有生命里不是没有原因的,我觉得之所以能够受到社会的关注,得到同学们的认可,还是自强这个关健词触动了大家。这项活动我翻看了以前的资料,在所有当选的“自强之星”中绝大部分都是在极端状况下,这都是一种极端状况,要么是自己本身有残疾,要么是家庭非常贫困,推选肯定还是反差越大冲突越激烈给人印象越深,但是这些特殊状况下推选出的人物得到大家的认可,它反映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的精神的需求。中国青年报宣传“自强之星”是有传统的,迄今我们认为最成功乐观一位“自强之星”就是张海迪,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青年报,当时时代背景是四人帮刚刚垮台,改革开放刚刚起步,那个时候的年轻人感觉到自己是被耽误的一代,那个时候大家的迷茫和悲观情绪是普遍的,当时我们也报道过,掀起自杀的浪潮,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推出了张海迪这个典型,当时大家认为这么一个有残疾的人,只要有信念有坚持就能成功,更何况我们这些健全的人,所以张海迪成了影响那一代人。

  回过头看我们今天的“自强之星”之所以能够引起这样的关注,还在于它呼应了社会的需求,我们现在处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,我们是一个刚刚小康乍富的时代,我们的前辈非常强势,不希望他们的孩子像他们一样,在他们护幼下成长的。在这样时代成长起来的这一代人,自强自立就是社会所需求所欠缺的,所以我想这是为什么我们的活动能够得到同学们的认可,能有这么强的生命力。

  关于自强的定义五年前我们曾经做过一个定义,但是经过这几年我发现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从我们推选出来的“自强之星”的变化,我们可以看到,除了这些靠自己去撑起一个家庭,去带着妹妹上学,背着妈妈去上学这样的典型之外,我们更多的有了去做志愿服务,去支教,这样的“自强之星”,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。在一个公民的社会我们可以像洪战辉一样承担起责任。我们希望这项活动能够把这一类的“自强之星”更多得到推选,一起为我们正在成长的公民社会做出我们的努力,谢谢大家!

校媒网专稿(C-02)

举办单位
主办单位: 共青团中央、全国学联
承办单位: 中国青年报社
  中国高校传媒联盟
协办单位: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
官方网站: 中青在线中国校媒网
协办网站: 新浪网
奖项设置详细>>
1.“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”

10名“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”,每人将获得荣誉证书和10000元“中国大学生新东方自强奖学金”的资助,受邀参加颁奖仪式;

100名“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”,每人将获得荣誉证书和5000元“中国大学生新东方自强奖学金”的资助;

800名“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”提名奖获得者,每人将获得荣誉证书和2000元“中国大学生新东方自强奖学金”的资助。

2.组织奖

全国组委会将根据组织工作情况评出10所高校获得2010年度“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”活动“高校优秀组织奖”,颁发奖牌;